一舞过后,桓熙回到座位,而秃发瑶则在退场后,再也不曾出现。
但这并没有影响桓熙的兴致,他在确认秃发鲜卑愿意归附之后,也越来越期盼着那场即将到来的会盟。
早在离开榆中县以前,桓熙就已经派人通知河西各部鲜卑。
将时间定在中秋前后,也能保证各部能够顺利抵达。
至于不愿参与会盟的部落,自当成为被征讨的对象,被桓熙与会盟各部一同瓜分人畜。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部落给到桓熙这个机会。
至于北遁的斯引、出连、土卢三部,桓熙也曾派人想要将他们劝回来,只是他们早已离开河西,茫茫漠南,难以寻到踪迹。
“如今秃发鲜卑新附,我若是强迫他们无偿释放晋人奴隶,往后还如何树立恩信。
桓熙对沈赤黔的做法很满意,他颔首吩咐道:
“你去问一问秃发思复鞬,他们部落中,究竟有多少晋人为奴。
总的来说,桓熙在控制乞伏部,得到秃发鲜卑的效忠之后,凉州大势已定。
况且,桓熙现在是真的不缺羊皮。
羊皮可谓应有尽有,只不过都放在银川罢了。
“秃发鲜卑已经臣服梁公,赦免奴隶,也不过是吩咐一句的事情,为何还要大费周章的为他们赎身?”
沈赤黔回答道:
“微臣特意找了一名女奴入营,由她搜身,不曾发现利器。”
秃发思复鞬定下这么一个价格,自然也是在讨好桓熙。
席间,一名女伎因为吹笛走调,被王恺殴打致死。
不仅王恺不会将奴仆当人看,王敦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他洗漱的时候,沈赤黔已经闻讯赶了过来。
但王敦却不肯接杯,他就想看着王恺会以何种手段杀死这名美人,因此,任凭美人悲惧失色,如何乞求,王敦却无动于衷,傲然不视。
而王恺也不会食言,最终,美人也因为王敦不愿喝酒,就此香消玉殒。
王恺是晋文帝皇后王元姬的亲弟弟,不过是因为心情不好而杀了一名吹笛的女伎,一名行酒的美人,自然不会被朝廷责罚。
那人名叫百里奚,年过七旬,入秦为相,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
又数日,王敦、王导再往王恺家中赴宴,王恺让美人向宾客敬酒,扬言只要客人没有喝尽,行酒的美人就会被杀。
后人还得为他遮掩,刘宋时期成书的《世说新语》就把这段故事添油加醋,嫁接到了曾与王恺斗富的石崇头上。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没注意,桓熙就给喝高了,不得不提前离席。
只不过桓熙心里清楚,百里奚虽是奴隶,但在落难之前,却是虞国的大夫,唇亡齿寒的典故就是出自他口。
当桓熙回到军营的时候,守在营门外的沈赤黔上前与他耳语几句,桓熙顿时醉意全消。
由于朱序此前在榆中县囤积了不少的粮食,桓熙此行也没带太多牲畜,因此,他必须临时从银川调拨羊皮。
“伱去告诉思复鞬,让他约束部落贵族,不许欺凌晋人奴隶,不久之后,我自会让人将羊皮送来。”
秃发思复鞬没敢宰客,五张羊皮,绝对是良心价了。
当然了,桓熙还有一个理由没有明说,来之不易的自由,才会让人格外珍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