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匈奴传》载:文帝中年,赫发愤,亲御案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讲习战阵,聚天下兵于广武(今甘肃永登县)。
广武一带,牛羊遍野,这里地处武威郡东南部,金城郡治榆中县以北,秃发鲜卑正是聚居于此。
秃发思复鞬在榆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满意而归。
当他回到广武,心情大好的秃发思复鞬还与沿途相识的部落贵族们打着招呼。
来到父亲的汗帐,秃发思复鞬行礼后,凑近了大声说道:
“父亲,桓熙将于中秋节前后,在姑臧会盟鲜卑各部,孩儿已经询问过了,他准许我们继续留在部落中。”
秃发推斤的身体再怎么硬朗,也难免耳背,非得有人在他耳边大声说话才能听清楚。
人家纪晓岚日御数女,五鼓临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也。
注视着少女婀娜的身段,桓熙抬手递到嘴边的酒水,却迟迟没有饮下。
“老朽年迈,双耳失灵,只得将阿瑶带在身边,方便时时提醒。”
至于河西鲜卑的共主究竟是前凉张氏,还是桓熙,亦或是乞伏鲜卑,秃发推斤并不在意。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桓熙依旧准许秃发氏控制着秃发鲜卑。
众人尽皆大笑。
秃发推斤耳背的厉害,还得是秃发瑶凑在祖父耳边复述一遍,才知道桓熙究竟说了些什么。
这支军队实在太雄壮了,此前,乞伏鲜卑为了袭取姑臧,几乎调集了部落中所有的马,用以代步。
“既然如此,就将我们秃发部的明珠进献给大单于。”
尤其是少女拥有着与她面容上的稚气并不相符的傲人身材。
当夜,为了欢庆桓熙的到来,秃发鲜卑的营地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篝火宴会。
说着,秃发推斤看向秃发瑶,戏谑道:
“阿瑶,你平常总盼望着想要一睹大单于的风采,如今大单于就在你的面前,伱怎么又学起了汉家女子的忸怩。”
当天,桓熙接见了秃发推斤其余子孙,以及秃发鲜卑各部的首领与重要贵族,与他们交谈甚欢。
桓熙也不顾男女之防,伸手将她扶起,内心感慨:
多好一个姑娘,可惜摊上了这么个姓氏,叫什么不好,偏要姓秃发。
同时,桓熙也没忘记自己前来广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向秃发推斤请教长寿之法。
对于祖父、父亲安排的这桩婚姻,秃发瑶起初并不情愿,既然被誉为秃发部的明珠,秃发瑶当然是被娇声惯养,自小在对她容貌的赞美声中长大,难免心高气傲。
乞伏鲜卑发动叛乱,秃发鲜卑同样也置身事外。
秃发思复鞬带人走出营地二十里迎接桓熙,二人好似久别重逢,沿途有着说不完的话。
秃发思复鞬继续凑在秃发推斤的耳边,大声问道:
“父亲可要亲往姑臧会盟?”
秃发推斤摇头道:
“我老了,都走不动道了,就由你带着部落里的年轻人去吧。”
秃发鲜卑当年能够依附前凉,如今自然也愿意依附更为强大的桓熙。
已经决定归附桓熙,无论当面,还是背面,都不可能再直呼他的姓名。
桓熙果然没有了兴致,他觉得这个法子可能不太适合自己。
常言道,人到一万,无边无沿,气势就已经非常壮观了。
然而,他们的顾虑纯属多余,且不提桓熙这些年来南征北战所铸就的赫赫威名,光是这副好皮囊,就能引得许多女子动心。
桓熙只是望了那道佝偻的身影一眼,目光随即落在了秃发瑶的身上。
他笑着说道:
他笑着问道:
一曲既罢,秃发瑶壮起胆子,带着几分羞涩来到桓熙的案前,略显紧张的问道:
“大单于能否与我共舞一曲?”
只听秃发瑶轻声道:
这一幕自然也落在了秃发思复鞬的眼中。
正当秃发思复鞬心中暗喜的时候,又听秃发推斤说道:
虽然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一个九十九岁的老人,哪还有什么雄心壮志,他所希望的,不过是保住这份基业而已。
秃发推斤在世的还有三个儿子,其余两位如今已经是风烛残年。
秃发推斤以手抚须,摇头笑道:
“只怕大单于要失望了,哪有什么长寿秘诀,老朽只是在年过六旬以后,就不曾被酒色所伤。”
如今桓熙也才二十三岁,哪是应该戒色的年纪。
桓熙并无恶意,他早已与秃发思复鞬沟通过,两家既然相邻,自当一同前往姑臧。
可秃发推斤并没有老糊涂,那张苍老的脸上,因为牙齿掉光而面容凹陷,但还是泛起了喜悦的笑容:
“如此甚好!”
直到今天见着了真人,内心也终于不再排斥。
当能够看清楚前方的人群时,秃发思复鞬为桓熙介绍介绍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