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第322章 愿将污吏绳于典,留得河清海晏名(2/2)

“良善?”谢渊猛地扯开官袍,露出内里浸透汗渍的中衣,中衣上还沾着在河堤上沾染的泥浆,“本官三日夜宿河堤,见老妇以子尸为枕,见稚童啃食观音土!”他抓起案上的《河防通议》狠狠砸向地面,书页四散纷飞,“而你们,”目光扫过满堂色变的官员,“却在拿百姓的命换绸缎庄的胭脂钱!你们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赵文远脸色惨白,强作镇定道:“谢大人,空口无凭...”

“无凭?”谢渊从怀中掏出一叠供状,“这是采石场场主、绸缎庄伙计的供词,还有这些,”他又拿出几封信件,“是从绸缎庄地窖里搜出的,你们之间商量如何瓜分款项的书信!铁证如山,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德佑帝钦点三法司会审那日,刑部大堂挤满了围观百姓。门槛被踏得发亮,两侧廊柱上还残留着历代案件的告示痕迹。谢渊将如山铁证陈列案前:采石场原始账本边角磨损,记录着真实的石料价格;绸缎庄暗账用特殊墨水书写,在强光下才能显现字迹;官员往来密信上的火漆封印,还带着发信人的独特印记。每一件都用朱砂笔标着关键处,红得刺眼。

“谢大人仅凭几张破纸,就想定诸位大人的罪?”张明德把玩着腰间玉佩,眼中满是轻蔑,玉佩上雕刻的瑞兽在他手中翻转,折射出细碎的光,“这些账册,说不定是你伪造,妄图栽赃朝廷命官!”

“伪造?”谢渊突然掏出一方残缺的火漆印,暗红纹路与绸缎庄密信上的印记严丝合缝,火漆印边缘还沾着些许烛泪,“此印乃前日从张大人书房暗格里搜出,暗格的机关上还留着张大人的指纹!”他又展开一卷书信,信纸已经泛黄,“还有这封,你写给河道总督的‘分润方案’,笔迹与你在公文中的判词如出一辙。更可笑的是,”谢渊举起一封信,“你在信中提到‘按官职大小分赃,布政使拿四成,镇刑司副使拿三成’,与我们从绸缎庄账册中查到的分赃比例完全一致!”

张明德的玉佩“啪嗒”坠地,碎成齑粉。而当谢渊念出“每笔* 抽三成,按官职大小分赃”的条款时,堂外百姓的怒骂声几乎掀翻屋顶。“狗官!还我血汗钱!”“杀了这些贪官!”的怒吼声此起彼伏,衙役们手持棍棒,勉强维持着秩序。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挤到堂前,老泪纵横:“青天大老爷!我儿子去年修河堤,累死在工地上,只得了几两银子的抚恤。原来这些钱都被他们贪了!求大人为我们做主啊!”堂内堂外顿时哭声一片,百姓们纷纷跪地,请求严惩贪官。

案件虽明,暗流却更汹涌。谢渊的府邸每日都会收到十余封匿名信,有的装在普通的牛皮纸袋里,有的用红绸包裹,透着诡异。信中有的绘着带血的铡刀,刀刃上还滴着鲜红的颜料;有的裹着妻儿的衣角,布料上还沾着熟悉的桂花香气。深夜归家时,总能在巷口瞥见黑影闪过,墙角的狗往往第二日便横尸街头,脖子上还插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老爷,要不...”夫人捧着染血的家书,泪水滴在“若再查案,幼子性命难保”的恐吓信上,信纸被泪水晕染得字迹模糊。她的手在微微颤抖,发髻也有些凌乱,显然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吓。

谢渊将妻儿紧紧搂入怀中,能感受到夫人剧烈的心跳和幼子滚烫的小脸。他在夫人头顶轻轻一吻,低声安慰:“别怕,有我在。”却转头对李正下令:“增派玄夜卫保护各证人,尤其是采石场场主和绸缎庄伙计。明日继续提审转运使司涉案官员,一个都不能放过。”他摩挲着案头《河防通议》的烫金字,声音低沉而坚定,“黄河水患未平,贪腐之患不除,我谢渊有何颜面立于天地间?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还百姓一个公道!”

夜深人静时,谢渊独自坐在书房,望着窗外高悬的明月。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脸上的疲惫与坚毅。他想起在河堤上看到的惨状,想起百姓们期盼的眼神,握紧了拳头。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异响,他迅速抽出佩剑,却只看到一只野猫窜过墙头。但他知道,真正的危险,还在后面。

德佑十二年春,随着最后一名涉案官员入狱,这场震动朝野的工料舞弊案终于尘埃落定。新修缮的黄河堤坝上,彩旗飘扬,百姓们扶老携幼,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谢渊站在堤坝上,望着滔滔河水,耳边是百姓们“谢青天”的欢呼。河风吹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让人心情舒畅。

“大人,朝廷升任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正递上明黄诏书,诏书边缘绣着精美的龙纹,透着尊贵与威严。

谢渊却望着河面上往来的漕船,漕船上满载着货物,船夫们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他将诏书收入袖中,弯腰拾起一粒石子,奋力掷向河心,溅起的水花转瞬即逝:“河道仍有隐患,河工舞弊之风未绝。”他转头对李正说,“去准备些《河防通议》,本官要在堤坝上开堂讲学。让所有参与河工的官员、工匠都来听听,什么是朝廷法度,什么是百姓疾苦!”

李正领命而去。谢渊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心中默默发誓:只要自己还在一日,就绝不让贪腐之风再起,定要守护这大吴的河晏民安。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道坚定而伟岸的身影。

卷尾

太史公曰:观谢渊查工料舞弊一案,可知贪腐之网,层层交织;正义之师,步步为营。其以《河防通议》为矛,戳穿工料虚增之弊;以账册记录为盾,抵御官官相护之奸。王仁恭、张明德之流,虽机关算尽,终难逃律法制裁。

谢公之智,在于明察秋毫,于预算案中见蹊跷;谢公之勇,在于不畏强权,于公堂之上斥奸佞。此役也,非独惩办数贪吏,实乃重树朝廷法度之威严,重拾百姓对吏治之信心。然河工舞弊根深蒂固,吏治整顿任重道远,谢公之精神,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谢公之威德,似太行之山,巍巍不倒。

热门搜索

重生战神超能力总裁萌宝系统聊天群万界最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