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渊猛地抽出箱中一卷,泛黄的纸页间,漕米损耗记录触目惊心:“扬州至吴都段,损耗率竟达七成?可《漕运规例》明令损耗不得过一成!”他展开卷宗,手指点在某个名字上,“李大人,这押运官‘王有财’,可是您嫡亲外甥?”
李大人脸色骤变,恼羞成怒:“大胆!竟敢污蔑上官!来人,将这狂徒拿下!”衙役们一拥而上,谢渊却不退反进,从怀中掏出永熙帝钦点他参与漕运改制的敕令:“我奉陛下旨意彻查漕运,李大人若心中无愧,为何急于销毁证据?”
僵持间,一道清朗声音传来:“都住手!”太学博士陆凯分开人群,手中折扇轻摇,“谢大人乃陛下亲点的漕运改制官,李主事如此行径,莫不是心中有鬼?”他目光扫过李大人惨白的脸,转向谢渊,“听闻谢大人发现《皇城修缮志》的蹊跷?某对营造之术略有研究,可否一同参详?”
当夜,谢府书房内,陆凯与谢渊将卷宗铺满长案。烛火摇曳间,陆凯指着某处批注:“你看这‘地基沉降,需重修’,字迹与元兴九年的记载明显不同,且所用物料数量,足足翻了三倍。”他压低声音,“工部这些年,借着修缮之名,行贪墨之实,怕是连皇宫地砖下,都藏着不少‘油水’。”
谢渊握紧拳头,想起殿试时百姓困苦的画面:“陆兄,此等蛀虫不除,吴国危矣。”两人商议至天明,定下计策——先从西华门地砖入手,查验现存物料,再顺藤摸瓜,彻查漕运与修缮背后的利益链。
然而,他们不知,此时太府寺内,王尚书正把玩着一枚西域进贡的夜光杯,听着手下密报:“大人,谢渊在工部闹得鸡犬不宁,连李主事都被他拿捏住了。”王尚书冷笑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那就让他好好查。查到最后,只怕他会发现,这工部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
与此同时,在越州边境,越王收到的密函中,关于谢渊的内容又多了新批注:“此人若不除,吴国漕运改制必成,我越商路将断。可联络工部旧人,设法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第二日清晨,谢渊带着陆凯与工部几名正直官吏,前往西华门工地。当掀开遮盖地砖的苫布时,众人倒吸一口冷气——所谓“西域进贡的汉白玉砖”,不过是普通青石刷了层白漆,轻轻一敲,表面便簌簌剥落。“走,去查物料库!”谢渊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数十名黑衣蒙面人挥刀而来,为首者手中钢刀寒光闪烁:“谢渊,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片尾
梅香入仕,却惹来腥风血雨。谢渊在工部的查弊之路,甫一开始便遭遇重重杀机。地砖造假、漕运贪墨的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更有越国势力暗中渗透。当黑衣人的刀刃逼近,陆凯与谢渊能否化险为夷?而朝堂之上,王尚书又将使出何种毒计?皇子萧栎在听闻工部异动后,是否会出手相助?这场关乎廉政与贪腐、家国与私利的较量,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