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平原的晨雾被诵经声震散时,张骞正站在七丈高的玻璃照壁前。照壁嵌着百面水晶玻璃,将喜马拉雅的晨光折射成金色光瀑,洒在正在施工的文庙台基上。他掀开孔雀纹氍毹,看见太学工造科生耿寿昌捧着树皮纸图纸跑来,纸页边缘用恒河沙粒镶着梵文与小篆的防伪纹。
\"博望侯,\"耿寿昌的声音混着檀香,\"恒河沙烧制的琉璃砖出现龟裂纹,\"他指向窑炉旁碎裂的砖块,砖面的佛陀坐像残片在雾中泛着微光,\"已改用雪山石英砂掺和,第四窑正在试烧。\"
张骞皱眉,指尖划过照壁的玻璃棱线。三个月前奉嬴炽之命南征身毒,他曾在巴特那城绘制文庙蓝图,那时连适应热带气候的玻璃配方都未攻克,如今却要在佛教诞生地建起第一座大秦文庙。\"告诉窑工,\"他声音冷硬,\"石英砂过筛九次,掺五成菩提树皮胶,\"想起穿越前在佛经中见过的琉璃世界,他补充道,\"火候控制在千度,让砖面映出恒河波光。\"
巳时三刻,摩揭陀国王阿育王的象辇抵达。老国王掀开金丝帷帐,看见玻璃照壁反射的佛光时,镶嵌红宝石的王冠险些坠入莲花池:\"张骞!这墙...是须弥山的琉璃所化?\"他粗糙的手指触碰冰凉的玻璃,指甲缝里还沾着菩提树浆,\"比我华氏城的水晶宫更通透!\"
\"大王,\"张骞递过一副菩提叶镶边的玻璃放大镜,\"此乃'天镜照壁',\"他指向照壁上刻着的《论语》与《金刚经》选段,小篆与梵文并列,\"文庙建成后,每日晨祷时,佛光会在此投射'仁爱慈悲'四字,\"想起嬴炽交代的文化融合策,他补充道,\"比佛寺的壁画更能贯通天人。\"
阿育王啧啧称奇,突然指着泮池中漂浮的玻璃莲花:\"这亮晶晶的花儿...会随佛光开合?\"
此时,婆罗门大祭司拄着檀香木法杖闯入,杖头雕刻的湿婆神像在晨风中旋转,金箔饰物发出细碎的响声:\"张骞!你用妖器亵渎梵天,是想让身毒百姓忘了种姓吗?\"他的目光扫过满地的玻璃构件,额间的朱砂痣气得发颤,\"我身毒以种姓为纲,何曾有过拜孔丘的道理?\"
\"大祭司可知,\"张骞示意工匠举起玻璃刻刀,刀刃在菩提木上刻出\"众生平等\"四字,\"此刀可在贝叶上刻经,\"他指向照壁上刚刻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秦文与梵文同刻一壁,不分婆罗门与首陀罗,\"声音压过诵经声,\"孔圣人说'有教无类',与佛陀'众生皆可成佛',如出一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