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宜木离开的时候,梁宜梅和侯云平去送了,回转的路上,侯云平见妻子心情不好,知道是因为梁宜木离开的原因。说来,梁宜木总是和两兄妹聚少离多,而梁宜林除了出外游学的那两年,几乎没和梁宜梅分开过,可不管是梁宜林还是梁宜梅,都对梁宜木特别的依赖,有事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和大哥商量,有时候,就是侯云平也不免吃醋!
两人刚从车上下来,庞总管就一脸喜色的迎上来,夫妻俩对视一眼,就停下看他。
庞总管满脸喜色的恭喜道:“侯爷,夫人,刚太子府来人报喜,说是太子妃有孕了!”
侯云平眼里闪过亮光,梁宜梅没有掩饰自己的喜色,“……真的?太夫人知道了吗?还有给太子府的礼备好了吗?”
庞总管笑眯眯的,“太夫人正在后院准备呢。”
梁宜梅就拉了侯云平去内院,三胞胎正满屋子的追着灰灰乱跑,谌哥儿安静地坐在炕上看着太夫人,见父亲母亲进来,小脸顿时笑开,像母亲张开双臂,嘴里“啊啊啊”的叫着。
太夫人喜气洋洋的翻着三胞胎和谌哥儿的衣服,看见梁宜梅进来,连忙招手道:“你快来帮我看看,我们要送些什么衣服给太子妃好?”
梁宜梅抱了谌哥儿上前,摸了摸衣服,道:“不如,一个孩子的送一套过去吧。”
“这样好,将四件衣裳叠好放在床头,我们家的四个孩子可都是福气大的,一定会能为太子妃祈福的!”
梁宜梅抿嘴一笑,三胞胎一直健健康康的,很少生病,虽然慧缘说了三个孩子有些福薄,可京城中不少人认为三个加起来可就福缘深厚了,所以有些怀孕的就来求三胞胎的衣裳,梁宜梅每次都借口推辞了,可太夫人却很高兴,三胞胎为别人带来福运的同时也会增加自己的福缘,所以有人就专门求到太夫人跟前,每次太夫人都会拿了三个孩子的衣裳送人。
太子府这次派人来报喜,太子妃也像太夫人求要四个孩子的衣裳,太夫人见还不会站的谌哥儿也在其中,更是高兴,现在满屋子都是四个孩子的衣裳。
梁宜梅陪着太夫人选了老半天,选出四个孩子的衣裳,加上其他的礼给送到太子府去了,去的人回报说:“太子府倒是没多少人,不过小的路过寇家的时候,那里倒是停了不少的轿子,不过听说这两天寇三爷闭门谢客了,小的从他家南角门过的时候,那里也聚了一些人,那门子也不知怎么的和几位大人吵起来了,寇家大爷刚好从那路过,听到了,当场就将那门子拿了打板子,还将那几位大人给请进去了……”
太夫人满意地点头,“寇家有老大和老三在也无碍了!”
“母亲这下放心了。”
太夫人就叹道,“哪有这么容易,这世上的事向来是过了一桩又多了一件。”
侯云平看着已经满头白发的母亲,眼睛微微发酸,道:“娘,等儿子一些年,到时儿子带您回太原,您不是喜欢那里吗?”
“好啊,”太夫人眼睛没有焦距的看着外面,嘴角含笑的道:“到时我也做做农家的老太太,让你和你媳妇给我做饭吃。”
“嗯!”侯云平很爽快的应下。他曾经和妻子说过这件事,妻子好像也不是很喜欢这里,一听说以后要回乡下住,眼睛都亮起来了!
……
皇上很高兴,皇上非常高兴,高兴的他不仅在宫中大办宴席,还差点为太子妃肚子里的娃娃大赦天下,当然,在太子等人的劝解下,皇上很是勉为其难的取消了这个打算。
寇三爷是又喜又愁,喜的是皇上对太子的宠爱又回来了,而且他还对寇宛华肚子里的孩子很看重,愁的也是因为皇上对这个孩子的期待,寇宛华要是生下个男孩,那就是天大的喜事,可要是个女儿呢?
……
整个京城的人都盯紧了太子妃的肚子,梁宜梅也从梁宜木离开的愁绪中转移了视线,一边注意穆英蓉的身体,教她各种各样的胎教和锻炼的方法,一边关注着这边的情况。
端午节一过,穆英蓉就产下了一个七斤多的大胖女儿,梁宜梅到梁家陪了她三天,看着梁宜林抱着孩子傻傻的笑着,就笑着取笑了一番,五爷爷和五奶奶对孩子也喜欢得不得了,虽然不是男孩,可毕竟是梁家的长孙女,五奶奶失望的心情也只是一闪而过,就利落的给穆英蓉做月子,抱着孩子。
穆夫人看着梁家人不做伪的欣喜,就松了一口气,高兴的对穆英蓉说:“我看他们是真心疼爱妞妞,你也别往心里去,养好了身子再生一个。”
穆英蓉从碗里抬起头,表情有些迷茫:“娘,他们当然喜欢妞妞了,宜林说他最喜欢女儿了,小小的,软软的,像他妹妹小时候,还心疼说女儿这么软,以后怕是不能跟我学骑马了,”穆英蓉有些不满的嘟嘴道:“先前就说好了他教女儿学字,我就教女儿学骑马的,现在却反悔了……”
穆夫人哭笑不得,心里又有些庆幸,幸亏当年女儿嫁的是梁宜林,嫁的是梁家,想起当初三个女孩在一起的情形,再一想现在曹可媛和彭影的日子,穆夫人再一次觉得丈夫的遗传好,果然是傻人有傻福!
好在二儿子继承了她,以后有他护着他大哥和妹妹,这两个孩子也不至于过得很差吧?穆夫人觉得美满了!
穆英蓉将汤喝尽,见母亲还在发呆,就晃了晃手,“娘,你想什么呢?”
穆夫人一笑,“没什么,”听到外面梁宜梅哄孩子的声音,就低声问道:“你小姑回来有三天了吧?侯府没有人来接?我看四个孩子都在这边……”
穆英蓉脸上微红,低头糯道:“……他那天也是急坏了,梅子有经验,就派人接了她来,家里的四个孩子也离不开她,就一并带过来了,不过晚上除了谌哥儿,三个小侄子都是回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