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跑完之后,他能看得出,国家队的教练们看着他的目光中透露着肯定,在回头之后,他看到了跟在他身后的正是当初被称为他接班人的叶明浩。
大概是注意到了他的实现,叶明浩对他笑了一下,然后挪开了目光。
冯晓峰不太喜欢这个冠着自己接班人称号的家伙,但他同时也知道,这家伙是真有一些实力的,毕竟不是谁都有实力刷新尘封了30年的U16纪录。
而在叶明浩的单人测试结束之后,他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10秒43(/s),这个叶明浩,他的成绩竟然又有提升了!
***
国家队教练组的所在位置,短跑组的组长孙高树在看完冯晓峰和叶明浩的测试表现之后,在自己手里的教练板上记录了些什么内容,随后又将视
线投向了百米起跑点所在的方位,在那里,百米短跑组的最后一个测试选手苏屿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与前头这些选手相比起来,身高不过1米7的苏屿实在是所有人中看起来最小的一个了,哪怕15岁的叶明浩也称不上健壮,但四肢多少还看得出有一层已经锻炼出来的薄薄肌肉,而到了苏屿这里,这个年纪的少年人原本就身体纤细,苏屿在同年龄中又是属于偏瘦弱的体型,这测试还没开始,短跑组的这些教练就觉得自己简直有虐、待小孩儿的嫌疑。
有教练看着苏屿的模样,犹豫了半晌对孙高树道:“孙指导,要不……您看冯晓峰和叶明浩看着确实还挺合适的?”
说这话时,裴定山就在边上,他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教练员,然后示意对方看向测试场地。
“苏屿的测试,要开始了。”
无比平静的一句话,但护短的意味十足,让先前犹豫开口的教练摇了摇头,笑着对裴定山道:“小裴教练,你对这苏屿可是真有信心呀。”
裴定山对此倒是没有否认,而是直白道:“他有这个能力。”
说话的教练听到这里,又再无奈地摇了下头,转而看向了测试场地的方向:“行行行,就看看你这个开山大弟子的表现先,要是你这开山大弟子的成绩真能稳定——也不说多,只要他的成绩还能保持在10秒50以内,回头世青赛的参赛名额我就保他一票。”
这个说法,看着是要求不要的样子,实际上在场的众人懂得都懂——别看刚刚冯晓峰和叶明浩两人都跑进了10秒50,但冯晓峰在此之前已经低谷了一年多,就看他出成绩后挥拳庆祝的样子就知道,跑出这个10秒45的成绩对他而言有多么不容易。
至于叶明浩,这个赛季显然是他的成绩上升期,不仅接连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而且在多次赛事中成绩稳步上涨,今天这个10秒43虽然有些意外,但在同队队友冯晓峰成绩的刺激下有了新的突破,这也算是可以理解的表现。
可换到苏屿这里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小孩儿,从真正开始接触短跑训练到现在,前后也还不到4个月的时间,前期由于个人天赋好和接受到了裴定山这样顶级水准的短跑教练专精指导,成绩提升得快可以理解,但就算成绩提升得再快,实际上运动员也不是次次都能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的。
用国家队这些教练的经验总结来说,PB归PB,常规成绩归常规成绩。
通常来说,PB并不代表选手的硬实力,要看选手的硬实力,通常要看他的赛季平均成绩以及逆风或0风速下的成绩,在风速和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加持下,很有可能一个最好成绩能跑进10秒的选手,实际上他大部分的情况下,成绩能维持在10秒30左右就算是状态出色了。
这些教练会对苏屿不放心,主要也是回顾了苏屿在u16基地赛和大奖赛分站赛上的成绩——没别的,实在是进步的幅度太大了,但是参赛的次数又太少了。
从u16基地赛的预赛开始,到
大奖赛分站赛最终决赛上的10秒41,苏屿两场比赛总计4轮赛事的成绩分别是11秒35、10秒93、10秒62和10秒41,如果再追溯到苏屿夏令营开营阶段和结营测试赛时的成绩的话,那时候的成绩又要更加离谱一些。
两场前后间隔不超过1个月的赛事,一路上成绩从11秒35飙升到10秒41的全国前列水准!
就算是火箭也没你这么能蹿的吧?
当然,国家队的教练们肯定是认同苏屿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上预赛与决赛的表现的,但是结合pb和个人硬实力的落差值,国家队内短跑组的教练中,还是有人认为,苏屿的常规实力应该更趋近于10秒62这个数值。
——同时,这些教练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猜测,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他们是看过裴定山收集的苏屿的训练数据的,在苏屿的日常训练中,他的百米测试成绩基本稳定在10秒60左右,这更进一步让他们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裴定山没有继续解释更多——说得再多也不如让他们亲自看看苏屿的表现。
此时此刻,苏屿已经在起跑线前做好了准备,现场负责发令的助理教练在给出‘各就位’的指令后,苏屿就迅速地绕到了自己的起跑器前,两手撑地,双腿快速地蹬踩到了自己的起跑器上,蹲踞在地,等待下一步的指令声。
负责发令的助理教练在看到他做好准备之后,紧接着就是“预备”的指令声和‘砰’的一声发令枪响——测试开始了!
测试场地外,叽咕直播的摄像师正在稳稳地捕捉着苏屿的测试镜头,而在现场观赛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则在苏屿起跑的那一瞬间,更加鲜明地感受到了苏屿在起跑阶段那快到离谱的听枪反应速度!
其中,田汝辉下意识地找到现场的电子大屏看了一眼,然后就倒吸了一口气:“秒,又进了以内!”
就不说别的了,这苏屿就听枪反应速度这一点上,这种反应速度的灵敏程度真的是已经到了完神乎其神的程度。
而另一头儿,专注地在看着赛场上苏屿表现的周继明,心中则是另外的一种感慨——现场看这个小孩儿的比赛,真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赛道上,苏屿并不知道周围的这些人对他都是怎样的一种看法,他只是专注地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着,心中谨记着自己呼吸与步伐的节奏,哪怕在这一刻的赛场上,他没有更多其他的对手,但是在所有人所看不到的角度,他过去的每一次跑步都在他的脑海之中形成了惊人的影像——这些影像带着不同的节奏,与此刻的他在同一时间起跑,成为了他在赛场上此刻的对手!
从发令枪响蹬踩起跑器爆发的那一刻起,无数既往的训练与比赛中的记忆同时在苏屿的脑海之中呈现,他在全力地奔跑着,对手不是任何一个其他人,而是脑海之中曾经的自己。
这是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记忆复刻能力。
苏屿正是带着这种奇迹般的记忆影相,带着对超越自己的执着,在所有人的瞩目
之下,以超出了所有人预期的速度,奔向了百米赛道的终点。
他始终记得自己深刻在脑海之中的那个念头——既然国家队的教练们因为年龄的缘故对他缺乏信任,那么就用绝对的实力,让国家队的教练无法作出除了他之外的选择!
测试场地旁,从苏屿听枪起跑的那一刻起,还停留在原地的冯晓峰脸色就迅速变得凝重了起来。
“这个速度……”
随着苏屿在赛道上开始奔跑,冯晓峰脸上的凝重意味也越来越重。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对职业选手的最终成绩判定还必须依赖于电子计时器,但对于他们这些从小训练与时间竞速的短跑选手
来说,对于速度他们有着一份自己天然的敏感。
虽然未必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具体的数字,但是对于对手的成绩区间却已经能够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在亲眼看着苏屿在后程越来越快的冲刺速度后,目送着苏屿冲过终点线,冯晓峰的脸色也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
“10秒50以内。”
他敢肯定,苏屿的这个速度绝对在10秒50以内,甚至有可能无限趋近于10秒40。
这个认知让始终带着傲气的冯晓峰也沉默了下来。
事实上,他对于苏屿成绩的判断是和国家队的教练非常相似的,他和他的带训教练在复盘过苏屿的表现之后,都认为苏屿的硬实力应该是在10秒60左右,也因此,冯晓峰认为,自己完全有机会凭借着在冬训中的出色表现取得一个世青赛的参赛席位。
但现在,苏屿在百米测试中的表现却让冯晓峰认识到,自己先前对苏屿的预估或许是有失误的。
很快,现场的电子大屏上,展示出了苏屿这一场测试的最终成绩——也是这个最终成绩,让现场的教练组成员们也当场惊呼了出来。
只见现场的电子大屏上,呈现着苏屿最终的成绩数字——10秒39(风速/s)。
这个小孩儿,不仅没有像是部分教练所预期的那样成绩下滑,甚至直接将他的成绩杀进了10秒40的范围以内!
此时此刻,叽咕直播的直播间里,原本还是在相对平静地讨论一些‘苏屿的表现不错啊’、‘起跑反应速度还是很稳’这些不痛不痒内容的田径迷们,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迅速爆发出了一连串的惊呼——
【艹?!】
【什么鬼?苏屿的成绩多少???10秒39?!】
这些会在叽咕直播间里观看国家队冬训首日测试的田径迷无一例外都是资深田径迷了,当然知道10秒39这个成绩对于目前国内的选手水平来说是个什么样的成绩。
众人原本就已经知道苏屿的百米pb在10秒41了,但谁也没有想到,此前全国田径大奖赛s市分站赛上苏屿决赛阶段的10秒41竟然还不是他的极限?!
【……妈呀,朋友们,虽然我一贯不喜欢提前押注未成年的小将,但是这一回不一样了,我是真的觉得苏屿能行啊??】
不说别的,就今天国家队中进行测试的选手,除了国家队正选的那几l位之外,苏屿是唯一一个跑进了百米10秒40以内的。
现场,一直以来都被卡在10秒40门槛之外的赵鹰平在看到苏屿的这个成绩之后,显然也是一副大受打击的模样。
只有裴定山在上前扶住跑完百米测试的苏屿之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道:“跑得不错。”
边上先前表示只要苏屿能跑进10秒50就投票撑他的那位教练这会儿听着裴定山平平淡淡的一句‘跑得不错’,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怀疑人生的状态里。
他简直想要摇晃着裴定山的肩膀问问他——10秒39!这可是10秒39!一个14岁的小孩儿跑出了10秒39的成绩,你只夸他一句跑得不错?!
而在一旁的位置上,孙高树正在回顾着苏屿最后80米阶段的后程加速表现,脑海之中恍惚想起了当时裴永胜跟裴定山的电话内容——你真的只打算让他跑100米?
是啊,那样的后程加速能力……
裴定山难道只打算让他跑100米?!
脑海之中带着这样的疑问,孙高树看着呼吸逐渐平复下来的苏屿,没忍住问出了一个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问题:“苏屿,一会儿的200米组测试,你有没有兴趣……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