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金銮殿里的李自成是何种心情,京师城外的崇祯皇帝此时倒是神清气爽。
在收编了关宁军的一万多人后,自己的新编三大营兵马已经暴涨到了一万五千人。
还有俘虏的数千大顺军士卒还在转化训练中。
随即,他先在这一万五千余人内,挑选了五千名骑兵,将他们统统编入了自己的精锐部队玄甲营内。
然后崇祯就带着他们每日一边训练,一边不停的将他们分为数队人马,在京城附近转悠,遇到少量出城的大顺军队便开始袭击他们,出城的大顺骑兵和士卒们纷纷死伤惨重。
若遇到大批骑兵出城,自己玄甲营的骑兵们远距离的射几次箭就远远遁走。
刚吃了败仗的大顺骑兵也不敢深追,几次下来,弄得大顺军队这边焦头烂额,士气愈加低迷,直接龟缩在城里不出来了。
而玄甲营这边纷纷士气高涨,众骑兵犹如打猎一般,猫抓耗子般不停的戏耍消耗着大顺军队。
更加让大明官兵这边振奋的是,随着大顺皇帝李自成在顺义城下大败,顺军大败的消息纷纷不胫而走,京城附近的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京城的百姓更是亲眼目睹大顺军队丢盔弃甲,仓皇逃入城内的样子,和大明锦衣卫在城内四处放火的场景,更加加剧了大顺朝廷在顺天府京城内的局势恶化。
往日受大顺军追赃拷饷的缙绅地主们此刻皆蠢蠢欲动,暗地里联络处于通州大本营的大明官兵,趁着大顺军龟缩于城内,无法出城的有利条件下,纷纷募集乡勇,开始发起反抗。
仅仅数日间,北直隶的许多地方的大明官绅群起响应通州城内襄城伯李国桢的号召,北直隶境内的河间府,河间,任丘,肃宁,兴济,阜城等八州县,大名府,景州,冀州,沧州,吴桥,故城,武邑,交河,武强,东光,饶阳,衡水,清河等四十多个州县皆有地方官绅起兵反对大顺政权的行动。
一时之间,京畿地区遍地烽火,再加上崇祯皇帝带领骑兵不停的袭扰京城附近,大顺军在顺天府京城之内的局面开始岌岌可危起来。
眼看大明官兵得势,原本投降大顺的明朝官员们又开始心思活络起来,有些已经暗暗派人联系城外的明朝官兵,意图里应外合,光复大明京师。
针对这种情况,崇祯皇帝十分大度的指示明面上襄城伯李国桢,表示对这些想要重回大明朝廷的大顺官员们既往不咎,若是能够献城而降,不仅无过,而且有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