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赵诚从小在山野间长大,如今虽然以不世之锋崭露头角,更以军功封大良造,但会打仗不代表会治国。
再加上,扶苏才是名义上的嫡长子,受到宗室和许多大臣支持。
赵诚的身世目前只有他自己知道,想要昭告天下,令其认祖归宗,将面临无穷阻力。
立其为太子,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到现在为止,嬴政还是对扶苏寄予厚望。
如此想着,他又问道,“扶苏何在?”
赵高回复道,“回陛下,扶苏公子如今正在宫学之中,随博士淳于越学习儒学。”
嬴政微微皱了皱眉。
秦国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核心,但对诸子思想并非完全排斥,皇子自然可以在宫学之中学习到诸子百家的思想。
而当今时候,又以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为相对主流。
嬴政早前,就令扶苏跟随李斯学习法学,其次跟随朝中的博士和大臣们学习其他学说。
但扶苏生性宽仁善良,对儒学表现出强烈的认同,于是渐渐地,学习的重心就偏向了儒学。
然而儒学博士之中,不论是周青臣也好,还是淳于越也罢,都是主张分封制,以及以仁治国。
与秦国赏军功,重刑杀的强国之本有所冲突。
偏偏扶苏还更偏向于儒学,这让嬴政觉得他有些仁懦。
可因为扶苏本身还算是聪明,又受到了多方教导,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偏好,嬴政也有点没有办法。
“唤他过来。”
“唯。”
赵高匆匆离去,没过多久,就带着一名十三四岁的如玉小公子抵达后殿之上。
这小公子长得朗目疏眉,面容白皙,绝称得上是俊朗,但是其眉眼之间却不似嬴政那般英武锐利,反倒是多了七分柔和。
他在殿下行礼,“王父。”
嬴政问道,“大良造赵诚八日灭韩,你对此人如何看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