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开京,靖康二年二月初八。
晨钟刚过,户部尚书府内已是一片忙碌。
\"李尚书,庆州道来信了!\"户部侍郎金承祖匆匆入内,手持一卷文书。
李光弼接过细看,眉头紧皱:\"庆州知州朴仁贵竟敢如此!\"
\"如何了?\"金承祖问道。
\"你且听听这厮写的什么!\"李光弼展开文书朗读,\"'承蒙主上诏旨,然庆州地处偏远,民力维艰,征丁一事,需从长计议。至于战税,更需详察民情,不可急于求成。'\"
\"这...这分明是在推诿!\"金承祖愤然道。
\"岂止推诿?\"李光弼冷笑,\"朴仁贵此人出身新罗世族,其祖乃昔日新罗重臣。如今让他征兵讨金,他如何肯心甘情愿?\"
\"尚书何意?\"
\"新罗故地,民心复杂。\"李光弼沉声道,\"朴仁贵等人,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成新罗遗民,对我高丽朝廷未必真心拥戴。\"
\"那如何是好?\"
\"立刻派人前往庆州,传我部文书:若三日内不见征丁名册,即刻上报主上,请罪朴仁贵!\"
\"是!\"
***
同一时辰,兵部尚书府内。
\"金尚书,各道回报如何?\"兵部侍郎崔仲询问道。
金甫当翻阅案上文书:\"大体而言,西京道、朔方道响应最快,黄海道、江原道次之,庆州道最为迟缓。\"
\"为何如此?\"
\"各有原因。\"金甫当分析道,\"西京道多高句丽遗民,本就对金人深恶痛绝;朔方道直面金国威胁,知晓利害;黄海道、江原道民风彪悍,素来尚武。\"
\"那庆州道呢?\"
\"庆州道...\"金甫当叹息,\"新罗故地,世族林立,素来安逸。让他们拿起刀枪与金人拼命,谈何容易?\"
\"可主上已下定决心...\"
\"主上决心虽定,但执行起来却不简单。\"金甫当摇头,\"你可知,征兵不仅要人,还要钱粮、军械、训练,样样都缺不得。\"
\"现在缺什么?\"
\"什么都缺!\"金甫当苦笑,\"国库虽因去年丰收有所充实,但要养十万大军,仍是杯水车薪。至于军械,我朝制造本就不精,如何能比得上南朝神器?\"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报!\"一名兵部属官匆匆入内,\"江原道急报!\"
\"何事?\"金甫当接过文书。
\"江原道知州洪承佑言,征兵遇阻!\"
\"遇阻?\"金甫当面色一变,\"详细说来!\"
\"江原道春川县有大族金氏,乃昔日新罗重臣之后。知县欲征其家丁壮,金氏族长金宝升拒不配合,言道:'吾族世代书香,岂能与粗鄙武夫为伍?'\"
\"岂有此理!\"崔仲大怒,\"国难当头,他还摆什么贵族架子?\"
金甫当沉吟片刻:\"立即传令洪承佑,征兵不分贵贱,抗命者以叛逆论处!\"
\"是!\"
***
午时,门下省内。
门下侍中崔忠献面色阴沉,正与几名心腹商议。
\"侍中,主上此举实在冒险!\"给事中李安国忧心忡忡。
\"何止冒险?简直是玩火* !\"散骑常侍朴升中摇头,\"我高丽国力有限,如何能与金国抗衡?\"
\"诸位,慎言!\"崔忠献低声道,\"主上既已决定,我等只能遵从。\"
\"可是侍中,\"谏议大夫尹彦贞道,\"各道回报并不乐观。庆州道阳奉阴违,江原道世族抗命,就连向来听话的忠清道,也有不少州县拖延。\"
\"民心如此,可见此举不得人心。\"李安国叹息。
\"不是不得人心,而是...\"崔忠献沉思,\"世族门阀多有顾虑。他们担心战败后,金人必追究责任,到时首当其冲的便是各地豪强。\"
\"那侍中以为如何应对?\"
\"静观其变。\"崔忠献缓缓道,\"若主上能得南朝大力支援,我等自当全力配合。若是南朝支援有限...则另作计议。\"
众人会意点头。
***
黄昏时分,郑知常府中。
\"知奏事,各道征兵情况如何?\"西京副留守金延宗问道。
\"参差不齐。\"郑知常皱眉,\"西京道已征得壮丁三千,朔方道征得两千,但庆州道至今不过数百人。\"
\"庆州道为何如此消极?\"
\"新罗故地,世族盘根错节。\"郑知常分析,\"朴仁贵等人表面遵旨,暗中却多有抵触。\"
\"那如何是好?\"
\"我已上书主上,请派钦差巡视各道,督促征兵。\"郑知常道,\"此事不能任由地方自便。\"
\"钦差人选如何?\"
\"我举荐判尚书刑部事柳璨。\"郑知常道,\"此人出身西京,对新罗世族无所顾忌,正适合此任。\"
\"妙!柳璨此人刚正不阿,必能整肃各道!\"
正说间,门外传来通禀声:\"报知奏事,平安道急使求见!\"
\"快宣!\"
须臾,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入内:\"启禀知奏事,平安道知州朴承宗有急报呈上!\"
郑知常接过文书,越看脸色越凝重。
\"如何?\"金延宗关切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