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憨厚一笑:\"不敢当尚书夸赞。小人也就是在这一炉一火间,摸索出些门道罢了。别的不敢说,单论这箭簇的铸造,小人敢说全汴京城找不出第二个比小人更熟悉的。\"
\"哦?\"吕颐浩来了兴致,\"能否请师傅详细说说?\"
铁牛放下手中的工具,指着炉中正在冶炼的铁水道:\"尚书请看,这箭簇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铁料的选择、炉火的温度、浇铸的时机、后续的淬火,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就说这炉火吧,烧得太旺,铁水过热,铸出的箭簇质地发脆,一碰就断;烧得不够,铁水不化,杂质除不净,箭簇韧性不足。\"
他指着炉火的颜色继续道:\"小人这三十年来,就是在观察这火候。你看,现在这火色泛青中带白,正是最佳时机。\"
说着,他熟练地将铁水浇入模具中,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吕颐浩看得连连点头,心中大喜。这样的老师傅,正是格致院需要的人才!
\"铁师傅,本官有个问题请教。\"吕颐浩压低声音道,\"若是要铸造更加精密的器物,比如火器的零件,你可有把握?\"
铁牛眼中闪过一丝异彩:\"火器?尚书是说那轰雷炮之类的?\"
\"正是。\"
铁牛沉吟片刻,道:\"小人曾经见过从辽国缴获的铁火雷,那外壳的铸造确实精妙。若是有图样参照,小人愿意一试。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等精密器物,对铁料的要求极高,寻常的生铁熟铁怕是不成。若能有更好的铁料,或是能在铁中掺入别的金属,或许能铸出更加坚固耐用的火器。\"
吕颐浩心中大震。这老匠人虽然不识字,但凭着三十年的经验,竟然能想到合金的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