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吴会要?仪礼志》载:\"宗室春祭,例有风筝之戏,取'纸鸢探春'之意,竹骨不得过三十六道,绢面禁绘钱纹,恐妨钱法。\"永熙三年孟冬,御花园的白玉雕栏间,九皇子萧栎违禁放飞\"北斗鹞\",七十二道竹骨刺破禁例,钱纹阵下暗藏刀兵。当李白\"斗鸡冠盖\"的奢靡之咏照进紫禁城,且看这一阙追凶如何让纸鸢竹骨化作查案钢刀,使风筝线端系住贪腐七寸,在宫阙飞鹞与砖窑烈火的遥相呼应中,收网二十年私铸巨案的最后证据。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永熙三年十一月十三,巳时初刻。御花园的观星台上,三十六架官制风筝在风中摇曳,唯有萧栎手中的\"北斗鹞\"鹤立鸡群:七十二道湘妃竹骨组成巨型钱纹,绢面\"吴越通宝\"的缺笔在阳光下明灭,十二道尾翼用云锦织就,每道尾端都缀着极小的北斗纹银铃。
谢渊的皂靴刚踏上观星台,漫天钱纹阴影已将他笼罩。萧栎握着缠金引线轴转身,月白锦袍上绣着的寒梅纹与风筝钱纹若隐若现:\"谢大人可识得此阵?按《鲁班经》七十二骨成北斗,每骨刻钱纹三道,合二百一十六种私铸手法。\"
\"阵眼在摇光星位。\"谢渊的目光落在第三十六道竹骨,那里的钱纹缺笔多了道剑形刻痕——正是泰昌帝御赐玉佩的冰裂纹,\"每道竹骨对应三十贯减重钱,七十二骨合二千一百六十贯,恰是元兴十七年冬砖窑私铸的单日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