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他出身寒门,天生缺乏世家子弟的傲气。
服务员听后先是一怔,继而反应过来,微笑道:“先生似乎不是本地人?”
“不,该说是先生并非西凉人士,否则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确实,这就是纸。”
服务员判断郭嘉非西凉人,是因为造纸技术两年前已在西凉全面推广。
如今,书籍大量涌现,纸张之于西凉,就像寻常蔬菜般常见。
服务员注意到郭嘉手中的白纸,立刻判断他并非西凉本地人。
西凉地区的人与尉犁郡的居民有很大区别,尽管尉犁郡已有三百多万人口,是洛阳的三倍,但在整个西凉三千多万人口面前,仍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服务员修正了自己的说法,从“不是本地人”
改为“不是西凉人”
。
郭嘉虽已到达西凉数日,但他一直忙于赶路,无暇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
他对车窗外的行人和农田只是匆匆一瞥,根本没有时间深入了解这片土地,更别提接触到当地特有的白纸文化。
当服务员确认了他的身份后,郭嘉内心虽早有准备,却仍感到震撼。
他难以置信眼前这张纸竟如此整洁、精致。
他鼓起勇气再次询问,以示自己虚心求教的态度,仿佛在模仿古人“不耻下问”
的智慧。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以往的知识是否有所欠缺,毕竟面对如此新奇的事物,他的确缺乏相关的认知。
于是,郭嘉带着谦逊的态度,向服务员请教关于这张纸的问题。
郭嘉询问关于蔡伯纸的情况,但服务员却一脸茫然。
他从未听说过这种纸,而且据描述,这似乎只是劣质的白纸罢了,知晓与否并无太大意义。
服务员稍作思考后回答说,他虽不清楚蔡伯纸为何物,但对于白纸倒是有所了解。
这种纸是由西凉王所发明,为天下独有,早在两年前便已实现量产,并广泛应用于西凉地区。
郭嘉对此感到震惊,难以置信白纸竟出自一人之手。
他认为白纸的重要性堪比推动文明进步的关键工具,不仅实用性强,成本低廉,还几乎不可替代。
无论是普通家庭还是学术界,都会被它深深吸引,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在乱世之中,白纸无疑是一种吸金利器,可以轻易获取世家和富人的财富,甚至连诸侯都无法拒绝。
即便有人试图抵制,世家也不会支持,最终只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要复制白纸绝非易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蔡伯纸虽已问世数百年,但其缺点众人皆知,却无人能有效改善。
即便尝试多次,也毫无进展,可见当时科技之落后。
要在短短几年内复制白纸,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创造白纸更是难于登天,唯有像西凉王这样的天才方可为之。
在郭嘉眼中,西凉王堪称妖孽级人物。
放眼天下,又有几个诸侯会致力于发明创造?然而,这白纸一旦问世,必将成为吸金利器。
郭嘉坚信,它将带来巨额财富。
据服务员透露,西凉王造出白纸已有两年,且已在西凉广泛使用。
如此长时间的普及,足以让它声名远扬,成为豪门争相追捧的珍品,同时也可为西凉扩充军备提供充足资金。
但令郭嘉疑惑的是,既然白纸价值非凡,为何西凉王只在自己的领地推广,而不向外推广以谋取更多利益?他百思不得其解,但他决定在投奔西凉王后亲自询问。
事实上,自从见到白纸的那一刻起,郭嘉就决心归顺西凉王。
郭嘉深知西凉王的实力,即使未曾动用白纸这样的强大武器,依然能够威震天下、无人能敌。
若真的将白纸祭出,这场战争恐怕无需再战,直接投降才是明智之举。
至少郭嘉认为,若换作是他,面对西凉王的白纸绝招,自己毫无破解之法,这无疑是一道无解难题。
既然如此,又何必效忠注定失败的诸侯,最后同归于尽?不如投身于早已心仪且必胜无疑的西凉王麾下。
可以说,白纸的出现彻底扭转了郭嘉的态度,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后来的兴趣渐浓,直至如今的非投靠不可。
不得不承认,这张白纸的影响力巨大,甚至让郭嘉这位名扬天下的智者甘拜下风。
在目睹白纸的威力后,郭嘉便坚定了投奔西凉王的决心。
投靠则前程似锦,拒绝则必死无疑。
郭嘉清楚自己的选择。
至于为何拒绝意味着绝路,他早有预感。
踏入尉犁郡那一刻起,甚至更早进入西凉之时,他的行踪可能已被西凉王的情报组织锦衣卫察觉。
此刻,西凉王的人很可能就在附近监视着他。
想到这里,郭嘉不禁背脊发凉,连忙转身四下查看,却未发现任何异样。
或许只是自己多虑了。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眼前的服务员正是监视他的锦衣卫成员。
自进入尉犁郡以来,郭嘉的一举一动始终处于锦衣卫的严密监控之下。
锦衣卫的身影遍布各处,从城门守卫到书店的门台,再到此刻为林枫提供信息的服务员,无一例外都是经过乔装打扮的锦衣卫。
最初系统赠送的五千名锦衣卫确实是清一色的男子,但随着势力的发展,林枫早已扩充了多批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