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乾清宫内,于谦洪亮的声音宣读着来自旧港的捷报:
“……臣蔡福,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已于明兴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抵旧港宣慰司。彼处土酋阿贡,跋扈不臣,欺凌华商,勾结海盗,阻塞海道,致使王化不彰!臣率军登陆,吊民伐罪,摧破顽酋,一举荡平匪患!擒获首恶阿贡,其附逆党羽或降或散!旧港秩序已复,商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宣慰司治权重归天朝!查获囤积之胡椒、锡锭、黄金无算!其地所产柚木、铁力木等坚木,皆为造船栋梁之材!更有沃土可种一年三熟之稻!此皆陛下圣明烛照,运筹帷幄之功!臣蔡福顿首再拜!”
“天佑大明!陛下圣明!”王佐第一个激动地喊了出来,声音都有些变调了,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一年三熟的稻米能填满多少官仓,能养活多少边军。
“壮哉!蔡总兵真乃国之干城!扬我国威于万里波涛!”不少文官挥舞着拳头,热血沸腾,仿佛那捷报上的荣光也有他们一份。
“陛下高瞻远瞩!开海之策,功在千秋!”工部老尚书眼睛发亮地盯着奏报里“柚木,坚逾精铁”那几个字,仿佛看到了无数艘新式巨舰的龙骨。
“有此大胜,四海咸服!藩篱永固!”英国公张辅出班庆贺道。
朱祁镇端坐龙椅之上,听着阶下汹涌的赞誉之声,看着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嘴角也情不自禁地向上扬起。
这是他布局已久的一步棋,是挣脱了所有内部枷锁后,大明向海洋迈出的坚实一步!
吕宋的稻米和柚木,将成为帝国再次腾飞的燃料!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满载着黄金、香料和新式战舰的船队,正从遥远的南方驶回帝国的港口。
“好!好!蔡福不负朕望,将士们辛苦了!”朱祁镇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喜意,响彻大殿,“传旨!重赏北海舰队所有功将士,着兵部、工部、户部即刻会同有司,拟定在吕宋、旧港设省、移民实边、开发稻米柚木之详尽章程,务必使新附之地,速成我大明之粮仓、船坞!”
“臣等遵旨!”于谦和几位相关大臣立刻出列,躬身领命,声音洪亮。
“陛下圣明!”群臣再次齐声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的琉璃瓦。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最得意时,给予最冷酷的嘲弄。
“报!紧急军情!”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