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凡是都有两面性。
名师也怕教出来不好的学生,砸了名头,这也是那天为什么姓季的张口就问他师承的原因。
既然以他谢宁现在的身份,选着不了好老师,那就让好老师来选择他!
四月十五,府衙门前挤满了人。
季俊山队此次县试案首志在必得,为了这次县试,家里提前两年特地从京城聘请的名师,自幼教授他的老师和西北大部分名师都对他的文章予以肯定,他的才学,不说普通的学子,即便是一干世家的学子也是比不得。
府衙大榜门前人心浮动。
整个西北的文人圈子,都对此次县考的优秀苗子倒背如流,有云州本地的季俊山、李成勇,白城的赵彬,还有本地学政的孙子阎志同,这些学子随便一个叫出名号来都是响当当的少年神童。
府衙对面的茶寮里,李武抻长了脖子往大榜上瞅。
管家道:“将军,咱家的三公子成勇少爷,此次也参加的县考,听家里的私塾先生说,他很有可能名列前茅!”
管家一大早就陪着李武在茶寮里等,他们李家今年有六七个少爷都参加了县考,作为李家现任家主,管家认为李武一定是重视家族的苗子才早早到这里等着。
岂料,李武却道:“成勇那孩子他也参加县考了?”
管家一愣,“参、参加了,不光成勇少爷,还有先勇,志勇几个少爷也都参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