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一看,线圈精已经飘走了,留下一句:
“要看自己买去!”
而街上两侧,许多半岛生物都在看《古今晚报》。
《古今晚报》的销量直线上涨,几乎是近几周销量最高的一天。年老的主编欣慰地看着大家对荣格文章的反馈,提笔写信,想再约一个专栏访谈。
谁知,实习编辑跌跌撞撞地票进来,大喊:
“不好了!蓝星又出新文章了!”
“你要学会修身养性,不要做事总是毛毛躁躁。”老主编说道,“是蓝星的谁?新出来什么文章?要发表在哪?”
“是蓝星的……浮灵……”实习编辑结巴道。
老主编立刻想起自己的资料。它对浮灵略知一二,期待地问:“是写复古主义的文评?”
“不,她发布了一篇短篇。”
实习编辑的脸色让老主编暗道不妙。
“发布在《每周文艺精选》上。”
《每周文艺精选》,是半岛上著名的端水派,每周都会选出同等篇数的两个主义的文章刊登。且都是小说,不是批评文章。大大减低了火药味。但还是两个派别的兵家必争之地。
今天是它上架新最一期的日子。
每位路过的读者,都可以在报刊亭上看到它的宣传语。
“《将死之人》,蓝星浮灵新作,黑色讽刺巅峰!”
读者们看到这种浮夸的标题,都忍不住购买的欲/望,要知道,骂报刊出版社也是批评的一个环节。
……
一位名为谬单的半岛读者迫不及待地看下去,它了解过蓝星的小说,深深被浮灵的文字折服。它算是岛上的和平派,想着先不看浮灵文章的标签,看完小说后再去猜测浮灵更倾向的文学主义。
《将死之人》,作者:浮灵。
里维斯基是一位小说家,但称不上上流,只能在小报杂刊上钻营。
他做梦都想在一流报刊上登一回自己的文章。听说,不少上流人士每天的下午茶就是听仆人们读报纸。可惜一流报刊审核严格。要是自己送上去的稿件出了什么差错,文保会可是能把自己抓进大牢的,才不管什么投稿。
但今天,他得到一个天下掉馅饼的好机会。
一篇好文章——至少相对他来说是极好的文章——已经被预订在将军面前朗读了。不巧,它的原作者正在蹲大牢。这个名字便不能出现在将军面前了。因而出版社急需一位作者的笔名,换进那不可直说的空位。
这位作者最好不要有名气,但又要有一定作品累计。经读书小报推荐,出版社就看上了一直以来没出什么差错的里维斯基。
里维斯基欣喜地睡不着觉,连忙写信感谢出版社,又亲切地问候读书小报的主编及其亲戚,嘘寒问暖、事无巨细。但他仍有点写作道德,如果直接把自己名字填进作者栏里,岂不是偷窃?
里维斯基连夜修饰了一番文章,才心安理得地宣告这篇文章是他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