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大船,仅仅是一艘,也不知道得花多少钱,这怕是个无底洞,先生所想自然是好的,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
段纶可惜地放下图纸。
现在的大唐虽然富足起来,但要弄这种大工程项目,还是会动了筋骨。
就算李世民非要这样做,那些御史肯定又把他骂成第二个杨广,之前杨广就做了龙舟下江南。
“臣认为得再三考虑,才能保证是否实行!”
杜如晦也不是很赞同。
听到他们的反对,李世民考虑了好久,问道:“承范,在崇仁署的记录中,大唐有佛寺多少?僧尼多少人?占地多少?”
崇仁署,隶属鸿胪寺,是掌管道门和佛门的官方部门。
“回陛下,大唐记录在案的佛寺,有三千多座,兰若有三万多座。”
李道宗不知道他为何这样问,不过对于这些数据,倒背如流,如实回应道:“所有佛寺占地总计上万顷,僧尼有五十多万……”
兰若,是佛教名词,在这里指的就是僧居!
“那么多!”
李世民惊呼出声。
三千多座佛寺,里面至少也得有一座佛祖菩萨的金身,这样算下来,至少有三千多金身。甚至更多,那可是用铜铸造的,这得多少铜钱。
要知道铜钱是这个年代最流通的货币,要挖掘铜矿极不容易,把那些金身都用来铸造铜钱,得有多少钱?李世民不敢估算,应该是真的数也数不完。
另外上万顷的土地,五十多万僧尼,这得占据了大唐多少资源和劳动力?
李世民越想就越觉得生气,怪不得先生会提议限制佛门,也不是毫无理由,佛门真的太过分。
“承范你所说的,都是记录在案,那就是说,还有没记录的,下面的人不肯上报,只会更多?”李世民又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